2016年1月3日 星期日

麻芛文化

        台中市南屯區以前被稱為「麻芛的故鄉」。麻芛是黃麻的嫩芽,盛產於夏季,在台灣中部地區常用來煮湯,除此之外黃麻整株的實用價值很高,當作食物外還可以做為染劑。

        黃麻是麻繩及麻布袋的原料,在日本在台時期及台灣光復後多被應用於農業器具及日常生活用品上。因為後來的人們不在使用黃麻製成的產品,因此有人開始提出了關於保存麻芛文化,由於黃麻主要產于台灣中部,因此台中的第一座文化館,便被命名為麻芛文化館。

        麻芛文化的保存,不單只著重於日常生活的面向,除了以前人類就常用到的食用與染布之外,與開始發展其他像是醫療功能以及文化傳遞的意義。

        現在麻芛在食用時,會加入小魚乾、吻仔魚、地瓜等配料,也是從小吃到大的食物喔!


        除了單純介紹麻芛之外,館內展示犁頭店的歷史軌跡,麻芛的文化發展,甚至還有創意藝廊等。創意藝廊規劃出了表演空間,它展出的東西不同於平常看到的抽象畫,而是台灣古典的美學像是油畫、書法、陶藝等等,都俱有不同而且充滿鄉土民情的藝術風格。

        麻芛文化館位於萬和宮文化大樓的五樓,它蒐集整合南屯當地的歷史、文化、藝術、觀光生態資源,參觀後將對台中甚至是整個中台灣的文化有更深刻的體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